作者: 蘇成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08-11 09:25
紅瓦白墻的二層小樓,整齊劃一的街道兩旁綠樹成行,現代化農家小院里干凈整潔,走進巨野縣柳林鎮榆園村,一幅生態宜居的新農村景象便展現在眼前。從昔日的一個普通村落,經過一步步“重生”“蛻變”,成為如今的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美麗富裕鄉村,榆園村的每一步,都離不開基層組織的黨建引領。
2013年,榆園村“兩委”決定建設新村,發展特色產業,大力調整種植結構。發展過程中著重突出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,帶領黨員、群眾代表成立合作社,入股經濟組織,種植蘋果樹85000余棵,既提供了眾多工作崗位,又增加了村民收入,村集體收入可達20余萬元。新村建設以來,榆園村因為環境優美、衛生干凈、民風淳樸、干群一心,先后被授予“山東省第五批美麗宜居村莊”“省級衛生村”“菏澤市首批美麗鄉村示范點”“菏澤市文明村莊”“巨野縣五好黨支部”等榮譽稱號。
村民王衍申說:“以前俺村里一下雨街里頭全是泥,現在大街小巷都是水泥路,環境好,心里很高興。”
榆園新村引用物業管理理念和模式,不僅吸納了村里的閑置勞動力對村莊環境進行整治,還定期開展“四德模范”“美麗庭院”等評選活動,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。
鄉村振興,產業要興旺。榆園新村利用村民屋頂,投資80余萬元建成了108千瓦屋頂式光伏電站,年收入可達到10萬元。今年65歲的王光河每年1500多元的分紅,讓原本貧困的家庭有了轉機。王光河說:“光伏發電補一部分錢,我在村里幫幫忙、打掃打掃衛生,村里也補助點,現在生活好多了。”
榆園新村先后實施了通水、通電、通路等“四通”工程,推進“硬化、凈化、亮化、綠化、美化”“五化”目標,同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,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化產業、特色產業轉型,并配套建設綜合服務中心、文化活動場所、體育健身場所以及休閑娛樂場所等,使村莊在鄉村振興的春風中散發出勃勃生機。
榆園新村共有脫貧享受政策戶113戶、306人,村內貧困戶實現幫扶責任全覆蓋,全部協商簽訂了《雙向承諾書》、填寫了《扶貧手冊》,并落實了“三保障”政策,貧困戶全部參加居民醫療保險,并為其購買了醫療商業補充保險、小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、家庭財產保險等“三項保險”。近年來,榆園新村通過光伏產業扶貧,有效保障了貧困戶收益和穩定脫貧。
榆園新村還注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,十分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,申請第一批建設村級文明實踐站。通過村“兩委”精心籌辦,縣鎮兩級大力支持,新建高標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處,多次參加省級文明實踐調研工作。在全鎮第一批注冊了義務清潔隊20名隊員,每周二、周六固定進行衛生清掃活動,爭當文明新風的倡導者、踐行者和推廣者。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顯著提升,參與積極性高漲,多次承辦全鎮、全縣文藝大賽、廣場舞大賽、“文化下鄉”等大型活動。此外新建了文化廣場休閑長廊、農家書屋、文化墻、宣傳欄等,鄉村文明行動紅紅火火。榆園新村村委會主任王衍存說:“我們通過新村改造,準備打造一個采摘、旅游、觀光為一體的綠色產業示范園,帶動我們大家的收入,轉移勞動力再就業,壯大集體經濟”。
通訊員 謝新華 記者 蘇成華